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4 08:00:09 点击: 推荐访问: 外语 外语学习 对策

摘 要: 目前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崭新阶段:2011年开始的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标志的本科阶段教育改革改变了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改变了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面对新变化,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及时做出了调整并付诸实践,而实践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值得我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或办法。

关键词: 外语非通用语 教育改革 困难和问题 策略或办法

此次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功能;二是如何适应新时代教育范式的发展,确立科学高效的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体系。

一、改革背景

(一)社会发展和政策调整

21世纪,国际社会发展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国际利益实体之间接触频繁,国际关系由单向性向多向性过渡,由单个国家文化认知逐步向区域文化认知、全球文化整体认知过渡。以往“点对点”联系被“点与面”联系取代,个人、组织或国家同时与多个利益实体建立密切关系。一体化催生出“世界公民”的概念,而教育必须培养人的“在超越知识和认知能力发展(例如阅读与计算能力)、建立学习者的价值观、社会和情感技能与态度”[1]。

另外,随着中国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及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已经由区域性的政治大国转变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国。如今中国已经和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外交关系。全面外交和迅速提高的国际地位,把中国的影响力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伴随中国强烈的上升势头,中国外交形势变得复杂多变:一方面,一些国家对中国产生误解,抛出“中国崛起论”和“中国威胁论”,挤压中国的利益空间。另一方面,所有国家都不愿意失去同中国的合作,把与中国建立紧密关系纳入国家核心政策,希望了解中国,愿意加强同中国的政治沟通、经贸往来、教育合作和科技交流。

面对局势,中国对外交往已经呈现出政治、经济和文化并重的趋势,而且对文化交流互赢的诉求正在超越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诉求。如何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宣传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消除误解,广交朋友成为国家外交战略重点。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对21世纪上半叶国际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对中国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显然,仅依靠外语通用语难以实施中国的新时代外交战略。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關于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些陆续出台的文件明确要求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界转变教育观念。

(二)“人文中心论”外语教育范式的提出

“人文中心论”外语教育范式是“人文中心论”语言学范式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文中心论”语言学范式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很快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人文中心论’语言学范式的独特研究原则就在于:语言学对客体的研究首先要根据其对人的作用,首先要考虑其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效用、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中的功能”[2]。

从语言学发展历程看,语言学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式:第一阶段是结构语言学范式,即语形学;第二阶段是功能主义语言学范式,即语义学。语义学认为语言意义是语言本质之一,它与人的思维,与客观世界存在必然联系,从而把语言学和使用语言的人联系起来。第三个阶段是“人文中心论”语言学范式,即语用学,语用学“探讨特定语境中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理解”[3],最终把语言学研究对象集中到语言使用者的身上。

“人文中心论”语言学范式实现了研究对象由“语言客体转向语言主体,开始关注‘说话的人’”[2](6)。语言学的发展引发外语教育的变革,产生“人文中心论”外语教育范式。该范式认为外语教育必须关注语言的学习者,即外语教育由语言知识讲授和语言能力培养向语言主体转化,开始培养人的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及专业情志和心理,从而实现由语言教育向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向培养合格人的转化。

“人文中心论”外语教育范式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扬弃,与外语教育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宗旨并不矛盾,是对其完善和发展。“人文中心论”外语教育范式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包括专业情志、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心理自我调节等能力在内的学习能力对现代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术界指出,“教育正在转变成学习将是21世纪教育变革的本质特征”,而“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4]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人文中心论”外语教育范式推动了中国外语教育改革。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此,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自身的内涵建设。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1年的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付诸实践,变化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模式两个方面。

改革后的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发生巨大变化,《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培养和储备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指出,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不仅要培养纯语言型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出众外语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一带一路”人才,包括“翻译家”、“国别通”、“民间大使”、“传诵者”、“专门家”、“守护神”、“智囊团”[5]。为此中国外语非通用语各专业开始着力培养外语+专业+通识+智库的复合型人才。新型人才将有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较高的学习和学习心理调节的能力;扎实的语言和第二专业知识;较强的个人实践能力;了解国际常规,能实现文化交流双赢;具有国际视野,能从更高层次认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而实践中的新培养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学分和学时压缩,减轻课堂教学压力和比重,预留大量的自由体验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或监督下科学地利用课余时间。总课时普遍被压缩,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调整。根据外语人才素质要求,修订后的教学训练内容主要分为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四大板块。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内容和比例,实践课程占课程总数的20%以上。强化校企合作,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开展实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国际化办学,强调学生的出国学习和实践体验。目前,外语非通用语专业本科阶段学制四年,其中一般规定境外学习期限不少于半年,有的学校或专业境外学习期限达到两年。

三、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改革内容

哈尔滨师范大学于2014年启动本科阶段专业教育改革。2014年1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开始改革。

(一)改革的宗旨

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培养理念。办学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安排、教学评价及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坚持服务于国家或地方发展战略、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

以提高学生从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作为新课程体系的依据。以就业岗位要求和学生人生发展为出发点设定课程内容,做到“以从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针。

确立的培养模式要实现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有目的、有主导,改变传统的自然发展的培养模式,实现质量好的同时效率高。

创新评价体系,以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促进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改革内容

除上述全国非通用语专业教育共有改革内容之外,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对很多方面做出调整并且付諸实践。

学制和阶段目标: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招收文科和理科的高考生,不限语种,学制四年,其中境外学习期限不少于两年;阶段性培养目标是,经过一年时间的国内教学和训练,成为初级波兰语人才,经过两年的国外教学和训练,成为初级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再经过至少4个月的专业实习的积累和一年的强化训练,成为成熟的复合型人才。

实习实践:波兰语专业实践环节分阶段在国内和境外进行,总时长4个月以上,主要部分在波兰完成,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完成专业实习。实习由学院和合作学校统一部署,自主实习,实习单位应当以在波中资企事业单位、波兰汉语学校、波兰翻译机构,波兰对华服务中心等为最佳选择。

教学文件:波兰语专业利用考试大纲、课程简介和教学计划,对教学训练的内容和培养的能力做出详细规定,尤其要求细化课程教学或训练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目标,要求把目标分解,具体到每节课。

教学方法:本着“因材施教、教无定法”原则,采取理论知识与单项实训结合法、理论知识与实训结合法、理论知识与应用结合法、理论知识与课题结合法和实践法。

考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和学习能力。新考核考试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侧重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50%),加大期末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文献综述、口语考试、翻译实务等考核比例。侧重考查的学生能力,主要对学生学习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推行外语等级考试,把外语等级考试纳入学生成绩考评体系。推行实习实训单位考评,实习实训校内部分主要是模拟职场中有代表性的工作,或选择若干新型外语人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就可以通过考核;实习实训从业部分,则由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给出,主要依据职业标准,从学生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就业单位反馈主要是走访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获取毕业生从业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

校企合作:波兰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而“经验”和“能力”必须在实际工作环境下,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的多状况的实践过程才能积累形成。

除了上述五项主要教育改革外,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还在师资培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及学分认证、课程对接、境外实习实践、沟通机制、学生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规划。通过改革,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模式已经确立。

四、问题及对策

在改革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遇到的问题也不同,“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发展出了多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哪种模式是最好的仍然有待时间的证明”[6]。

人才培养目标重叠。此次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如何实现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功能的问题。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一致,很容易造成各个地区的相同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重叠问题,造成国内专业内部竞争和资源消耗,不利于外语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发展。解决办法是筹建协调管理机构,建立顶层设计,统筹专业布局,协调院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培养模式。目前,大多数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对所学语言一无所知,零基础与外语+专业+通识+智库人才目标之间有较长路要走。解决方法是实行开放式办学,主要措施就是国内外、校级之间、校内各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和人才智力的有效流动;同时由地方统筹,实现外语专业化(用所学外语学习非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化(非外语专业外语授课)和公共外语专业化(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课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从而形成大非通用语教育环境。

师资队伍。实现新培养目标,建设一支执行力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调查表明,“非通用语专业学生虽然少,但一名教师所承担的课程类型非常多,有些课程连他们自己也没有学过”[7]。“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专攻方向。但非通用语外语教师往往各个方向都需要涉及”[7](99)。而外语教师还须了解外语学习心理。这说明新时代的外语非通用语教育需要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身份,以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为主导,以言语发展和个体成熟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灵活,侧重实践和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材问题。现在,全国外语非通用语专业普遍存在教材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无正式出版教材、教材要素不完备、教材内容不固定和内容不适合。解决办法是制订专业教材全国性计划,制定编写原则,集体编制教材。

现在外语非通用语教育改革已经启动,而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合作办学单位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出现一种全新的1+2+1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各年级的培养层次和课程设置、保障体系和教学体系等都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当然,外语非通用语教育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问题、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培养、校际合作的协调统一、跨专业培养、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方式、人事制度改革、业余时间的社会体验(包括职场社会体验、自我能力验证)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界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世界公民教育(GCE):让学习者更好地迎接21世纪的挑战[JB/O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14.05.14.

[2]杜桂枝.“人文中心论”语言学范式考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7(07).

[3]冉永平.语用学[J].中国外语,2011(11).

[4]谈松华.21世纪教育: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08).

[5]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第16次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EB/OL].http:///info/1099/13750.htm,2016.11.14.

[6]段召阳.“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云南省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学研究:第四辑[C].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

[7]文秋芳,张虹.我国高校非通用语外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一项质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7(11):98-99.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