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超声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

超声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6 15:40:04 点击: 推荐访问: 临床 临床医学 临床应用

【摘要】 超声造影(CEUS)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影像技术之一,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成熟。除了早已应用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外,在其他如肾脏、妇产科及其他疾病中也已经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超声造影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对目前超声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临床应用; 综述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1.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160-03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在二维超声及多普勒的基础上,应用超声造影剂增强回声与信号强度,可提高影像技术的敏感性。另外超声造影对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的观察使得其在现代医院各组织器官疾病的诊断与应用中更加广泛与成熟。CEUS的应用与近年来发展快速的造影剂与成像技术关系密切。

1 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进展

(1)造影剂原理:造影剂又称回声增强剂,是由气体微泡及其外膜物质组成,微泡大小与红细胞类似,直径约在2~6 μm。因此造影剂能够通过静脉注射后经肺部循环进入人体,到达人体各脏器官,在人体内循环时可以增强血管回波,反映血流灌注,从而增强显影。另外因其与红细胞一样可进入毛细血管,所以能够反映不同组织器官毛细血管的方位、大小及血容量。(2)造影剂的发展:自1994年CEUS第一次应用在肝脏临床上以来,主要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主要以Albunex与Levovist常见,这种造影剂被称为空气微泡造影剂,外膜为多糖或白蛋白组成[1]。这种造影剂由于在体内容易溶解,不能长时间存在,因此不够稳定。21世纪后,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Sonovue、Optison、Echogen等第二代稳定性更高的氟化气体微泡造影剂出现,因其稳定性好,能更加持久地显影增强,大大推进了CEUS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2]。

2 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以往传统的肝脏疾病影像检查中,普通的超声影像技术对肝脏疾病的诊断远远不及常规的CT与MRI技术,因为CT与MRI均使用了增强剂。而随着超声设备及造影剂的发展,CEUS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地位凸显,目前已经与CT、MRI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影像技术[3]。肝脏是最早应用CEUS检查诊断的组织器官,得益于人体肝脏血流具有双重供血的特点,使得造影剂在整个肝脏循环期间造影分期明显。普通的超声检查在发现肝脏病变时由于没有造影增加剂,不能观察到肝脏的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仅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观察能力。而CEUS则能更加多地观察到肝脏组织的信息,可发现肝脏局部性病变,明显提高肝脏组织病变的准确性。李希敏等[4]对61例(68个病灶)肝病患者进行超声造影与多普勒彩超判定肝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检查对比,CEUS对肝癌诊断准确率与肝实质性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3%和94.12%,而多普勒彩超的诊断准确率则为82.69%与73.53%,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吴赤球等[5-6]报道的准确率非常接近。王婧等[7]通过对4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二维彩超与CEUS诊断发现,CEUS诊断后判断有17.78%(8例)患者为恶性病灶即原发性肝癌,24.44%(11例)考虑诊断为转移性肝癌,2.22%(1例)患者诊断为肝腺瘤,另外55.56%(25例)患者诊断为良性病灶;而二维彩超诊断恶性病灶28.89%(13例)、良性肿块25例(55.56%),还有15.56%(7例)无法判定肿块的良恶性,其中13例恶性病灶中无法具体判断其具体病变性质。由此可见,CEUS在检查过程中,可对动脉相、门脉相与延迟相进行分期显示,因此通过这三种相的强度与时间的观察与判断可进行病灶判定,其准确性明显要高于普通超声检查,对肝脏肿瘤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杜联芳等[8]报道在31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多普勒彩超、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二维超声发生误诊5例,多普勒彩超发生误诊2例,增强CT漏诊1例,超声造影无误诊漏诊。因此其表示,超声造影能够便捷准确地诊断非典型脂肪肝残存的“肝岛”。由此也可见其相对增强CT来说,具有相当甚至更好的应用价值。

3 超声造影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传统肾脏肿瘤检查中应用普通超声与CT居多,但是由于有些肾脏肿瘤在肾内位置太深太小导致难以检查[9]。而一般肾功能与血管的影像检查可进行介入造影检查,这种方式有创且有并发症。后来可通过多普勒彩超检查肾动脉进行判定,虽然无创,但是其误差大,诊断不准确,这些肾脏组织疾病的检查存在各种各样的难度。随着CEUS的广泛应用,造影剂的发展,具有稳定性的氟化气体微泡造影剂能够到达肾实质,可准确定量观察肾血流灌注,大大方便了肾脏组织的临床检查。刘超等[10]对80例肾肿瘤患者进行普通超声与CEUS诊断对比,普通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而CEUS可达到91.25%。这是因为超声造影可由二次谐波信号明确清晰地显示低速血流与微型肿瘤的血流灌注,从而对肾脏肿瘤的血供及声像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可引起肾功能失代偿,这种常因早期未检查发现导致不能及时治疗。CEUS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中,可通过肾血流灌注定量分析[11]。赵灵芝[12]选取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与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两组患者肾血流灌注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上升支斜率(A)等参数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报道表示超声造影可准确清晰地反映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可方便早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另外,超声造影在肾脏创伤的診断也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相对普通超声检查来说,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肾脏创伤与肾血管损伤的敏感性。梁彤等[13]对43例疑诊肾外伤患者,用CEUS与CT检查肾损伤及对肾损伤分级,CEUS诊出40例,误诊3例,CEUS对肾脏外伤病灶诊断准确性达93.3%,敏感性93%,与CT检查相比,两者一致性指数达0.831,可见一致性较好。这表示CEUS能够有效检出肾外伤并可准确分级,免除肾外伤Ⅰ、Ⅱ、Ⅲ级的手术检查,并可有效判定Ⅳ、Ⅴ级损伤是否保守治疗。

4 超声造影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随着CEUS的快速发展,妇产科中很多疾病也从普通超声或者其他妇科检查转变为CEUS或者结合CEUS检查,可提高准确性。目前常用的有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卵巢肿瘤、宫颈癌及其他疾病等[14]。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最普遍的检查方法是普通超声,这种检查效果虽然较好,但是对于某些非典型患者,其超声图像会出现重叠,影响判断。而CEUS由于其具有微循环灌注的观察能力,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提高诊断准确率。常婕等[15-16]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CEUS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在CEUS检查分析上有明显的差别,因此CEUS能够准确有效地鉴别。二维超声与多普勒彩超虽然可以显示出卵巢肿瘤的各种特征如形状大小、包膜与回声等,但是无法显示肿瘤内部微血管及血流,因此很难诊断早期的卵巢肿瘤。CEUS以其微循环灌注的优势较二维彩超与多普勒彩超对早期卵巢肿瘤诊断更准确、更敏感,对卵巢肿瘤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庄艳芳等[17]对50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CEUS检查,恶性病灶患者显著高于良性病灶患者的灌注程度,而始增时间则显著低于良性病灶患者。普通超声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可有效诊断宫颈癌并对其进行分期。但是有些宫颈癌病灶小导致其无明显形态,难以观察、分期。CEUS则可通过微循环灌注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周边浸润范围,提高宫颈癌的诊断与分期准确性[18-19]。另外,CEUS在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输卵管病变及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与报道。CEUS的应用可明显提高非典型内膜息肉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20]。而CEUS结合输卵管碘油造影对输卵管畅通性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具有增加受孕率的效果[21]。

5 超声造影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CEUS在诸多疾病的临床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在其他疾病中也随之被应用起来。比如在胰腺疾病与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人体胰腺较小、周边组织复杂,加之其位置较深,早期的胰腺肿瘤病变难以检出,而且病变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很难诊断早期胰腺肿瘤。而CEUS的应用可与CT诊断达到相一致的效果。Rickes等[22]应用CEUS结合多普勒彩超诊断患者胰腺,发现8个胰腺局灶性病变,效果与CT一样。李雪晶等[23]通过CEUS对54例患者进行胰腺实质性病变诊断,其对胰腺癌与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0.7%、96.3%。乳腺癌的治疗应在早期诊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治疗方案。但是在早期诊断中,传统的超声会因乳腺肿瘤小、超声图像复杂等导致误诊,影响后续治疗。韩鄂辉等[24]对261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CEUS分析,121个恶性病灶中有18个误诊,186个良性病灶中有20个误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达87.6%,敏感性85.1%。与李卓等[25]报道的准确率85.7%、敏感性86.7%相近。因此CEUS对于乳腺病灶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CEUS随着造影剂的发展,可稳定地到达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可微循环灌注,相对于二维超声与多普勒彩超来说,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观察组织器官的微血管与低速血流,已广泛成熟地应用在肝脏、肾脏、妇产科、胰腺及乳腺等多种病灶的诊断中,对于早期难以诊断或者复杂多变的病灶显得尤其重要,其效果多数可与CT相当。因此,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后CEUS将更多地应用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王仁奎.磁靶向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 Correas J M,Claudon M,Tranquart F,et al.The kidney:imaging with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s[J].Ultrasound Q,2006,22(1):53.

[3] Takahashi M,Maruyama H,Ishibashi H,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ith perflubutane microbubble agent:evalua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m J Roentgenol,2011,196(2):123-131.

[4]李希敏,于春华.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病变准确性的对比研究[J].中國中医药咨讯,2010,2(18):88.

[5]吴赤球,朱向明,李国杰,等.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实质性肿块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11):825-827.

[6]刘光清,张建辉,关莹,等.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0):4070-4072.

[7]王婧,孙婧,杨红,等.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820-6822.

[8]杜联芳,李凡,伍瑛,等.超声造影诊断不典型脂肪肝的价值[J].肿瘤影像学,2009,18(1):11-14.

[9] Pallwein L,Mitterberger M,Aigner F,et al.Small renal masses: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colour Doppler imaging[J].BJUInt,2007,99(3):579-585.

[10]刘超,王薇.超声造影对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意义观察[J].今日健康,2014,12(10):305-306.

[11]马云飞,杜联芳.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势[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11):787-789.

[12]赵灵芝.超声造影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27):91-93.

[13]梁彤,梁峭嵘,张惠琴,等.超声造影在肾脏外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7,4(6):363-365.

[14]梁娜,吳青青.静脉超声造影在妇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15,12(7):22-26.

[15]常婕.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152-153.

[16]卢峻,佘志红,熊奕,等.超声造影在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3):166-168.

[17]庄艳芳,庄慧芳.超声造影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8(36):62-65.

[18]张金慧,杨宗利,房世保.超声造影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6):395-398.

[19]张银燕,游存厚,王芳,等.超声造影对不同分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2):124-125.

[20]王爱珍,刘春英,谢晴,等.超声造影和磁共振成像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80-83.

[21] Tatsuguchi M,Seok H Y,Callis T E,et al.Expression of microRNAs is dynamically regulated during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J].J Mol Cell Cardiol,2007,42(6):1137-1141.

[22] Rickes S,Monkemuller K,Malfertheiner P,et al.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J].Abdom Imaginig,2007,32(3):362-364.

[23]李雪晶,张睿,张修莉,等.超声造影在胰腺实质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545-546.

[24]韩鄂辉,吕志红,洪玮,等.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肿瘤影像学,2015,12(2):115-118.

[25]李卓,曹兵生,刘倩.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107-108.

(收稿日期:2016-12-30)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