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别具一格的紫砂雕塑“达摩”设计赏析

别具一格的紫砂雕塑“达摩”设计赏析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8 10:00:05 点击: 推荐访问: 别具 紫砂 赏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紫砂文化历练艺术的深远过程.走进陶艺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清晰地折射出紫砂与人的天然合一。每一件紫砂工艺品都是陶艺人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所以,紫砂工艺品是集实用、艺术、人文、情感等为一体,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工艺品的特色之处。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的参与,有了情感的熏陶,有了思想的升华,紫砂工艺品才能真正摆脱陶器之列,被赋予永恒的艺术,从而拥有了巨大的升值潜力和收藏空间。

关键词 紫砂雕塑达摩:艺术:工艺品

紫砂雕塑基本是和紫砂壶同时起步的,从明代供春制壶起,捏塑、雕镂一直用于紫砂壶的装饰。20世纪30年代.紫砂艺人范鼎甫创作的紫砂雕塑“鹰”在1935年伦敦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标志着雕塑成为独立的紫砂艺术品门类。但国内战乱纷飞,紫砂雕塑工艺也一度面临式微的命运。直到1955年,紫砂雕塑才逐渐恢复,新一代紫砂雕塑艺术家徐秀棠等人的成长使这门工艺获得新生和发扬光大。紫砂雕塑在上世纪80、90年代步入繁荣期,生产紫砂雕塑的工厂、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有更多的民间和学院的专业雕塑人才投入到紫砂雕塑的创作中,形成了多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紫砂雕塑群体,使紫砂雕塑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

紫砂雕塑的题材非常广泛.历史人物、动物、花草、山水、古今戏文,无所不包,但绝大多数的创作题材还是以人物为主。现代人物也可以用紫砂雕塑来表现.如各领域的名人、英雄、模范等。此外.还有很多艺术水平高超的紫砂佛像。这些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不高,但升值空间却很大,是时下最好的收藏品。现以这款紫砂雕塑“达摩”为例(见图1).谈谈它的工艺设计及其创意。

1 紫砂雕塑“达摩”独特的工艺设计

紫砂雕塑“达摩”的材质细腻,为立体圆雕。身穿长黄衫,其间雕刻的纹理自然、飘逸,举掌于胸前,左手置于腹前,托起一钵。细看达摩的面容,卷眉、卷须、大耳垂肩,下有大圈的耳铛,呈冥思状。该紫砂雕塑“达摩”的传奇之处在于它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的佛像特征。也许是因为紫砂泥的触感富有弹性,因而紫砂雕塑“达摩”更富一番逼真性。紫砂雕塑“达摩”为许多人接受,其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静”字,反映佛性的以静制动、慈悲为怀的品性。

2 紫砂雕塑“达摩”的佛性

紫砂雕塑“达摩”以达摩为原形而制作,包含着深刻的佛性。达摩,全称菩提达摩,为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所以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达摩卒子洛滨,葬熊耳山。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后成为了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的先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的祖庭。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3 紫砂雕塑独特的人文价值

在紫砂壶收藏方兴未艾的同时.国内外许多收藏家又把注意力转移到紫砂雕塑的收藏上。紫砂雕塑吸引收藏家的原因很多:首先,紫砂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材质是主要原因之一.它以泥片成型为基本技术手段的紫砂工艺使其作品可以运用特殊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这种特殊的紫砂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相对来说.国内艺术院校和国外陶艺家更欣赏和重视运用这种紫砂语言:其次,就是紫砂雕塑作品的结构特点,肌理效果呈现的美感别具一格。

紫砂雕塑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和收藏需求。陶艺家雕塑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和特点.这是由于陶艺家的美术功底扎实,是艺术上的多面手,需要紫砂、书画、雕塑等各种艺术领域都有所涉猎。雕塑的作品多为突出了一个“趣”字,寓诙谐于趣,寓讽刺于趣,也有不少紫砂佛像雕塑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静”字,就像这款紫砂雕塑“达摩”作品.对紫砂佛像雕塑技艺的传承、创新和突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 结论

据说,明代名家时大彬开始就有紫砂佛像雕塑作品的制作,传世有“佛”、“观音”、“布袋和尚”等,以抚膝袒胸.仰坐于地.开口而笑的大肚弥勒造像多见。而这款紫砂雕塑“达摩”作品做工精美、古朴大方、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是馈赠亲友的上佳作品,也是独享的工艺佳作。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