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企业文化凝聚力与利益吸引力的比较分析

企业文化凝聚力与利益吸引力的比较分析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9 15:30:04 点击: 推荐访问: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2022-2023

一、利益吸引力的素质分析

传统的观念认为,组织存在的充分理由,就是能够完成单个的人无法完成的任务。由此将会推演出下面的结论:只有利益才是组织的凝聚力。本文认为,利益所蕴藏的力量是一种吸引力,它能将追求更高利益的人们吸引到组织中来。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人们既然已经认识到了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谋求自身更长远、更重要的利益,就会调整各自的行为,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利益具有一定的“凝聚功能”。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非常肤浅的认识,利益主要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凝聚力。所谓凝聚力,就是将单个的个体凝聚在一起,使其共同生活、工作,相互之间和谐融洽的力量,这种力量引导着群体追求共同的理想。但是,利益并不具备这种特征,原因分析如下:

(一)利益潜藏着离心力素质

无论是物质利益,如金钱,还是精神利益,如荣誉和地位,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的需要却是无限的。面对有限的资源,拥有无限需要的人们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竞争和争斗,这种竞争和争斗若不能得到一定的抑制和化解,将会使人际关系紧张、分裂。如此一来,利益不仅没有凝聚力,反而具有了离心力。

(二)利益具有排斥性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就同时具有排斥性,是我的就不能同时是你的,是你的就不能同时是我的,这就象私有产品一样。实际上,即使资源是无限的,它也不会具有凝聚力,因为这样的资源对人而言没有生产的必要,它本身也不涉及人的意义世界,也就是与人无关。资源的无限性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消除人们相互之间的争夺而已。比如空气,对人而言,几近一种无限的资源,人们固然不会为了争夺空气而拼个你死我活,但空气也并没有什么凝聚力。

(三)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资源的有限性和排斥性,意味着在利益面前人是自私的,同时,人们为了谋取更大的、更长远的利益,又不得不理性地进行分工与合作。但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总是存在着矛盾的,面对这些矛盾,人的理性能否有效地给出最佳对策?其实,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这就意味着,利益的凝聚力是绝对不可靠的、脆弱的。

(四)利益是人的表层行为动力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假定人们总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在各种具体情况下能够作出理性的选择,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曾小华在其《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一书中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说:事实上,“经济人”并非是那种完全脱离社会文化系统的行为,经济活动领域中的个体行为是不可能摆脱文化所形成的社会环境的。“经济人”追求财富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往往会受到潜在的心理因素、传统习俗、文化价值观等的影响。因此,他的理性选择既是经;齐的,也是文化的。曾小华同时进一步指出:

按照格尔兹“不存在独立于文化之外的人性”的定式,人首先应该是文化人,“经济人”则是包含在文化人之中的。也就是说,“经济人”的行为是受到文化人行为的支配制约和限制的。

笔者完全同意曾小华的观点,认为追求经济利益只是人的行为的表层动因,人的行为最深层的动力则是价值观、信仰等文化因素。

二、文化凝聚力的素质分析

为了利益,人们走到了一起,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松紧如何,能否真正形成共同理想,利益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文化则不然,它不仅具有吸引力,同时具有凝聚力,文化的凝聚力从何而来?

(一)文化具有吸引力

几乎无人注意到文化的吸引力,那是因为文化具有吸引力是需要一定条件的:1、生存需要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人们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挣取面包;2、就业是充分的,人员流动也是自由的。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人在现实世界的生存问题就基本得到了解决。经济利益的吸引力由显性的因素演变为隐性的因素。因为人们寻找、归属于某一组织,固然不能不考虑现实的经济问题,但既然无论归属于哪个组织都能解决此一问题,经济因素也就不能成为人们选择组织归属的主要依据了。在这个时候,人们更为关注的却是意义的世界,人们积极寻找的组织必须能为其解决价值和意义的困惑。当然,文化具有吸引力的条件目前仍然不甚充分,经济利益的吸引力仍然要比文化的吸引力强大,但也应该看见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已经现实地成为人们选择组织归属的因素之一。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文化因素已经成为他们选择不同组织的主要因素。

(二)文化具有无限性、相容性

如果把组织文化也作为一种资源的话,那这种资源就具有无限性和相容性。文化可以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也可以当成一种资源。显然,文化资源是无限的,并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消费它,它就会日益减少。同时,张三正在消费某种文化,既然文化并不因此而减少,所以并不影响李四同时消费这种文化,他们消费的文化不仅是同一的,而且各自都是完整的。由此分析,文化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人们之间的竞争和争斗。

(三)文化具有凝聚力

文化与经济利益最大的,也是最关键的不同,在于文化具有凝聚力,经济利益一般只有吸引力。文化的凝聚力从何而来?或者说,它是怎样产生的?奥秘就在文化的素质之中。对于一般的物质利益,别人占有的越少,我占有的越多,这种状况对我越有利,实际上,常人追求的正是这种状态,如果每个人都像比尔?盖茨一样富有,那么每个人都不会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价值。经济利益的价值就在于差异。贫穷和富裕,只关系到人的现实生存问题,都与人的价值判断无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所有的人都一样富有,或者所有的人都一样贫穷,对于人的相互关系而言,一点差别也没有。

文化的消费则完全相反,认同一种文化的人越多,人们越会觉得这种文化的价值越大。我们可能看见许多金钱的守财奴,却没有看见过文化的守财奴,一个国家和民族侵犯另一个国家和民族,一方面是为了掠夺他人的财富,可是同时,却把自己的文化无偿地推行到被侵犯国家和民族,这正好说明了文化具有认同性,认同的人越多,文化的价值越大,孤芳自赏的文化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奥秘所在,已经接受和认同某种组织文化的员工,他们的愿望就是这种文化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他们总是积极地宣扬这种企业文化,绝对不会将其垄断起来,不许他人享用。这正与人们对待经济利益的态度完全相反。

(四)信仰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源泉

人为何采取行动?或者进一步地说,人为何采取此一行为,而不是彼一行为?心理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力量构成的系统,在人的一生中,本我对人的行为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性欲则是

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弗洛伊德称其为“里比多”。弗洛伊德的理论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的影响主要在于心理治疗,在管理学领域内没有占有一席之地,弗洛伊德无疑贬低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里比多”的释放。换句话说,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差异并不大,都是按照本能的冲动采取行动的。

马斯洛、奥尔德弗、麦克利兰等人则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已经被其意识到的需要推动和维持的,需要受到外界目标的诱导,强化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推动主体采取行动,以消除紧张,重新达到心理平衡,他们研究得出人的需要内容是不同的,可是在人的行为产生的原理上都是相同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知、求美、自我实现。奥尔德弗则将人的需要归为三大类:生理需要、联系需要和发展需要。麦克利兰也将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对权力的需要、对归属的需要、对成就的需要。以上这些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了取得了或者说曾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人的行为动机的解释远较弗洛伊德科学和合理,得到广泛的认同。

然而,20世纪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兴起,及其在管理实践中取得的辉煌成果则说明,马斯洛等人的激励理论仍然存在较大的遗憾,他们对人的行为动力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未能把握人的本质。文化人的提出,为人的行为动力寻找到了一个新的源泉,那就是信仰,就人的整体行为而言,人的行为是与其所持有的信仰相符合的。

本文认为,本能、需要、信仰对人的行为都有影响,但深度和强度相差甚远。人在维持生存和延续种族的领域内,本能对人的行为影响可能略大一些。但是,人的生存和性行为仍然已经具有了社会性,与一般动物大大不同。对于生产、社会交往、文化等领域,本能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则微乎其微。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推动作用较为广泛,但不持久,力量也并不十分强大。因为人的一般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比如吃饭、穿衣,而被满足的需要对人的行为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影响其行为最大的力量则是观念和信仰,因为人虽然同时生活于现实世界和意义的世界,但本质上生活于意义世界,人是按照自身的价值观念而采取行动的。人的精神需要的特点不同于现实的物质需要,它是永无满足之时的。

陈志尚教授认为信仰的意义和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信仰给人以意义

2.信仰是人类行动的指南和精神动力

3.信仰为人生设立价值标准

4.信仰是人类精神的依托(3)

可见,陈教授实际上也是认为,信仰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源泉。

信仰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既然信仰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源泉,而文化又具有凝聚力,所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人而言,只有文化才具有凝聚力,反过来说,如果本能和需要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则文化的凝聚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