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探析教育观变革对人才观转变的作用

探析教育观变革对人才观转变的作用

来源:教育整顿 时间:2022-11-10 17:20:11 点击: 推荐访问: 人才观 作用 变革

[摘要]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也在于人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人才观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文章在全球化视野下提出了新教育观、新人才观,指出教育在培养适应全球化要求的人才时必须创新理念和原则。

[关键词]全球化 教育观 人才观

[作者简介]杨建新(1971- ),男,江苏盐城人,南通大学团委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江苏 南通 226019)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22-0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化进程逐渐影响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四届九个人口大国教育部长级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特别强调指出,为了避免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必须大力发展适应全球化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以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缩小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所谓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质量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树立一种新的教育观、新的人才观。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的新人才观、新教育观应当是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二者有机统一基础之上的。这种新的教育观、新的人才观,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掌握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具备与国外学者自如交流科学文化的能力,具备不断地、及时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具备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与他人协调发展的能力,既具有竞争意识又具有合作意识,具有双赢和多赢的能力,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坚强的毅力、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这种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是全球化时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尖锐而迫切的要求。

一、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

“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① 当前的教育弊端有:(1)在培养内容上,偏重知识储存,忽视应用开发。教学方法的落后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和如何生存等现代教学理念无法得到体现。(2)在教育方式上,偏重学校教育,忽视非正规教育的培养。人才的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终身教育基本处于附属地位,职后培训、进修的机制尚未形成。(3)在培养目标上,偏重平等性、均质性。用千篇一律、僵化的模式去教育学生,忽视个体能力多样化的开发,抑制了人才成长的多样性,特别是压制了人才的创造精神。(4)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上过分看重“适应社会需求”,缺乏超前性,导致人才培养出现“周期性滞后”。

二、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作用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首先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满足人的基本合理需要,其次是人的素质提高,最高层次是人的潜力和能力的发挥。教育应该围绕人的发展的四大支柱努力: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同时,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因为人的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使人成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21世纪新型教育与以往教育相比,在教育思想上最终要实现的是,对学生精神生命主动性发展的认识上。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做教育工作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

获取人才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和培养。目前,世界各国正着手调整本国的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期从整体上提高国内劳动力的素质,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美国视教育为国策,把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改进教育体制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每年用于国民知识培训的资金就达1000亿美元,有2300万人接受继续教育,其中工程师就有50多万名,并利用教育和资金的优势吸引国外学者和留学生为其效劳。法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培训,为了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创立了因特网教育网络,大力发展教育多媒体产业,资助企业组织人才培训中心。日本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入并推行新型教育改革方案,推广跨国办学模式,促进人才流动,多方争夺世界优秀人才。韩国政府制定的“21世纪头脑强国”计划,投资1.4兆韩元,计划在7年内为高科技、社科领域和新兴产业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使韩国在2005年跻身于世界十大信息强国之列。

同时,加大继续教育投入。美国对企业业务培训每年投资400~600亿美元,而工商企业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经费达2100亿美元,分别超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经费。美国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用于科技人员更新、拓宽及深化专业知识的经费每年增长25%,麦道、福特等公司在这方面的开支年均增长40%。日本在60年代就制定了《职工训练长期基本计划》,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业务技术培训普及率达95%以上。这些做法,一方面延长了人才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留住了人、用好了人。

三、教育在培养适应全球化要求的人才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专业对口”教育观,强调人才素质的基础性。无论哪种类型的人才,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美国在近几十年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基础课,减少专业课。据专家统计,美国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10%左右,90%的毕业生在非专业领域顺利就业。实践证明,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才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方向。因此,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的人才需求,彻底改变传统的“专业对口”的人才质量观念,加强培养人才素质的基础性。

(二)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指革新传统教育方法,应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使具体的教育方法适合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特点,从而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传统教育方法一般比较注意适宜学生的理性因素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把教学看做是认识过程,因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教育教学方法关注的核心。但是,人的认识能力仅仅是个性的一方面,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发生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要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是由经济社会结构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加快了跨越式发展的步伐,拉开了产业、行业和地域发展的差距,出现了航天科技与手工劳动并存、数控自动化的大生产与作坊式的小生产并存、现代化的大都市与偏远落后的乡村并存、发达的东南沿海与待开发的西部并存等现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如果我们的教育仍然用一个标准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显然是不切合我国实际的。因此,我们应以多样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四)实践性原则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和家长把受教育的目的定位在“读书做官”,鄙视劳动实践。许多教师也把教育教学看做是单一的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锻炼和培养,造成培养出来的人与社会要求、生产劳动的要求相距甚远。据调查表明,在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是大量实践型人才,即使是研究型、管理型的人才,也必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对此,学校教育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多参与生产、生活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大力培养实践型人才。

(五)创新性原则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活动创新,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创新,逐步使他们树立起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想和塑造创新人格。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掘一切创造性因素,使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使学习过程从知识的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并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教育必须创新,以应对全球化的人才竞争

(一)立足全球化视野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智力化”的趋势也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以知识和智力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在世界经济比重中所占份额的急剧增长,就是一个重要例证。它引发并逐渐加剧了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从而对渐处于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生源的国际交流、办学主体的国际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下,作为担负培养人才重任的教育不应也无法脱离这一实际。因此,教育必须在全球化视野下,做出相应调整,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全球化的新要求。

(二)创新教育观念

一方面要打破整齐划一、程式化的“工厂化”教育模式,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各自的特色,保证教育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人性化,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树立大教育观念,促进教育社会化,协调社会影响,加速社会教育化。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弘扬教育国际化观念,培养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国际化的能力,增强受教育者的国际意识。

(三)创新教育目标

指根据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对教育现行目标进行检查、反思,加以革新,使之更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创新教育目标要合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和发展性,即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和提高人的创造素质;要结合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多样性,支持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四)创新办学体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走社会办学的路子,形成学校自我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促进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完善民办教育的立法,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五)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的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打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创新、注意综合”为指导思想的新的课程体系。(1)要加强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专业队伍建设,避免课程创新的盲目性。(2)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制。(3)更新课程内容,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实际。(4)把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贯穿在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各个环节。

(六)创新教学模式

江泽民同志指出:进行教育创新,要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内的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来创新教学模式。要由传授式教学向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转变,在教学活动中,要大力贯彻个性化原则、自主活动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全面更新传统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师生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互动性。

(七)创新教育评价观

一是树立教育评价超前观,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潜能开发。二是树立教育评价专业观,加大教育评价专门人才的培养。三是要树立评价合作观,打破计划管理和运行的传统模式,加大学生评价的权重,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教育评价的民主意识。四是树立教育评价开放观,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评价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做出客观的肯定和否定。五是要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严峻挑战,不失时机地实现人才观的转变、改善人才结构和分布、提高整体素质、提升竞争能力,既是我国求生存、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必然选择。而培养人才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教育者的身上,因此,现代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培养崭新人才的需要。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chinese/zhuanti/tyzcfg/885952.htm,2005-06-10.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吴斌,宁国.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论[M]. 北京: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5]徐颂陶.中国人才战略与人才资源开发[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6]舒伯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7]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0年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报告[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0]曾庆红.努力开创人才强国工作新局面[J].新华文摘,2003(11).

[11]齐凤伟,王少媛,等.迎接21世纪的挑战 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与对策[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6).

[12]张笛梅.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13]杨德广,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2000(4).

[14]李志江.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人才观[J].理论探索,2004(4).

[15]杨作书.对人才强国战略的经济学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6]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R].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

[17]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R].2001.

[18]张学忠.合作创新,开发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R].2001.

[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N].中国青年报,2006-03-14.

[20]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R].2006.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