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深度推进策略

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深度推进策略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1 19:20:03 点击: 推荐访问: 信息化 信息化大会讲话 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摘要:本文分析了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视角的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组织方面的问题与根源,通过对教育创新在教育系统中传播的过程、规律及组织层面进行干预的策略脉络的综述,进而从主要承担实施教学信息化创新推广的变革代理的角度出发,制定了能够消解阻滞教学信息化的靶向根源的系列校本组织推进策略,强化信息化组织成为学校层面和师生层面的有力桥梁,激发学与教的主体变革力量,有效推进教学信息化攻坚深化发展和提升整体教育效益。

关键词:MOOCs;创新推广;高校教学信息化;推进策略;教育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75-03

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国际教育领域,以MOOCs引领的开放教育运动成为高等教育乃至于整个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使传统大学的课程教学面临着生存危机。基于MOOCs浪潮的冲击,高校已经开启了对校本教学信息化的问题和推进策略的讨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创新推广(又被译为“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吸收和借鉴,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建设机制、资金机制、组织体系、管理与应用等方面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现象和问题。[1,2]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正在成为改变“最后一公里”现象的一种研究和实践的新视角。[3,4]

一、基于信息技术创新推广实施过程影响组织采纳的研究脉络

创新推广理论是用来解释新想法、新实践如何在组织内和组织间进行传播的理论,是最早被应用于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理论之一。1994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开始介绍创新扩散基础理论、典型代表人物、扩散模式、模型、推广因素及条件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及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5]

一般来说,研究教育创新在教育系统中传播的过程和规律,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可采用的干预手段,通过一些系统化策略,使变革过程变得更加有效,并维持变革的持续性。从创新推广的角度究其阻滞因素的靶向归属和根源,将变革带入某个组织的人或机构就是变革代理的职能,他们所承担的角色是变革实施的催化剂、变革方案的提供者、变革过程的帮助者以及变革所需资源的链接者。笔者从主要承担实施教学信息化创新推广的变革代理角度,即在我国高校主要以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主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新趋势,重点梳理了基于信息技术实施过程的影响高校教学信息化组织策略的关键因素。

1.组织因素。研究者们发现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柔性程度、功能的差异均对创新采纳的内容和类型产生积极的影响,组织自治、去中心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组织文化也与创新的行为有关,学校的组织特性、创新气氛、组织结构、教师间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人员组成等环境都影响着教师的创新采纳。此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动机与行为,受到社会、大众对创新教学的认可与学校文化等因素影响。

2.环境因素。Mer&Harris(1993)很早就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环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四大主要因素(设施因素、材料因素、装备因素、学习者/教师因素)。Havelock& Zotolow(1995)在罗杰斯的创新感知属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因素,提出了影响人们采纳创新的六个因素,强调了支持因素的重要性,即采用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如时间、能源、资金、政策等。王春蕾等(2007)研究提出了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有效性的四个宏观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和支持因素。

3.技术与任务因素。罗杰斯(1962)和Feder(1982)等先后提出了创新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的观点。Goodhue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TF)、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都已是成为研究信息技术采纳的经典理论,目前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应用。TTF模型强调技术(特点)与其所支持的任务(特点)之间有较好的匹配,从而产生绩效。TAM模型指出使用者使用行为的表现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行为意图和态度影响,最终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二、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深度推进策略

以创新推广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梳理,笔者提出了一系列消解阻滞因素的校本深度推进策略,确保实施效果,以提升教学信息化的核心和规模效益。

1.关注新兴技术的创新推广以支持教与学方式创新变革,推动信息化深化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受到各类新兴技术和高等教育变革需求的双重影响,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行动计划、欧盟的“尤里卡计划”、新加坡的“智慧岛”计划等在世界范围内学习方式变革的时代大潮中,新兴技术正在推动着大学教学信息化向纵深展开,其广泛应用正在全方位的重塑教学信息化的面貌。[6]高校应不断关注新兴技术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所提供的机会与可能,并从创新推广的视角来考量和评估一项新兴技术在校本创新推广的需求和规模,预测采用的推广策略和规模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生产式的学习和创新学习,引领大学教学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2.在MOOCs引领全球革新运动中做出理性响应,推动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全球掀起以MOOCs为引领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浪潮,国内外高校不断加入其中,我国一些高校、校际或区域依据学校优势和特色,或在校本引进进行翻转试验创新教学,或进行原创培育,或选择直接与国际国内各类MOOCs平台联盟合作;或发起成立,或打造MOOCs平台,或课程共享联盟;或与商业模式联合,积极寻求MOOCs发展的先机,更有一些高校是多种方式兼而有之,需求最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应借助MOOCs等开放教育运动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促使教师升级,推动高校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促进多元化教育形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推动教师积极参与到混合式学习改革中,从根本上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迎接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和推动大学创新发展。[7]

3.重视研究主体采纳的师生发展水平,消解阻碍教学信息化的主体因素。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指出教师的态度观念、技术与培训、新方式的教学成本(时间和精力)、学校认可度与补偿等管理体制和政策因素,以及信息化领导力、学生接受度等,都是束缚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的阻碍因素。从创新推广的角度而言,除了组织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推进策略之外,目前研究者已经不断深入到主体关键人物识别与有效干预策略等主体因素内部,预知主体使用的努力预期、绩效预期及社会影响、风险性预测,并且根据测量结果提供出相应的干预手段,最终使得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课堂实施过程中变得更为独立自主。如罗杰斯和休梅克发现存在获知、说服、决策、证实四个创新推广的环节,促进每个环节中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迟缓者等各种受传者类型的说服和采纳工作。

4.以学习导向的学习模式创新推广为主线,促进技术支持的学与教的双重革命。高校应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信息化领导力,成为信息化合力和强力推手,以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发展需求与能力提升为根本,激发教学一线的学与教的变革力量,加强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建设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校外MOOC平台、课程学习网站、微课等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以基于“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平台及新型学习方式的创新推广为主线,以学习导向的学习模式创新推广促进学与教的双重革命,促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纵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信息化发展从量变走向质变,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

5.构建面向服务的现代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从变革代理角度来看,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高校信息化部门成为一线师生和学校层面的有力桥梁,应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强化机构职能转变,真正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中实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混合式培训和体验式学习,构建教学信息化策略研究支持体系,在校本设立相关教学信息化课题,以带动深度应用,并调动多方力量,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综合方式,把学校或教师群体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自我创新、学习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培养出信息技术支持学与教的专家型教师群体,并全面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功能与效益。

6.理顺体制机制,提高信息化领导力,促进学校组织变革。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信息化部门所承担的变革代理的职责只限体现在其促进变革的行动,这种行动重点是在对社区、组织和相关人员的辅助上,而不是实质性变革。只有当教育系统产生了组织变革,才能使组织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通过改变组织中人们的行为模式,达到对组织整体性能重大改善的变革。而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教学应用内涵和机制被忽视,这使信息化工作在高校处于自发状态,难以在校级决策层拥有发言权,使信息化规划的局限性、执行滞后性被强化(徐勉,2003,刘树安,2004;王婷婷,2006)。我国高校亟需提高信息化工作的战略地位,消解因历史原因造成的信息化多头管理、信息化战略地位无法上升到学校决策层面以及带来的资金、资源、人力、技术和支持等分散导致的效率和效益等问题。这势必引发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否则必然制约我国高校在信息时代的发展。[8]

三、结语

基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本体的思考,高校信息化必须从系统观、媒体观、生态观、人文观等科学视角对之进行思考,这是一个基础的、长期的宗旨和策略。作为信息化变革代理的高校信息化部门,应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动力、资源和发展机遇,提高机构专业化程度,既注重历史脉络,又注重对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推广,以开放理念促进系统优化、顶层设计和战略管理,并努力成为顶层设计的提纲挈领的“抓手”或“纽带”,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方式整合多方参与、平衡各方信息化利益,促进信息化组织整合、治理和流程再造,以规范、整合、创新的体制改革促进学校层面形成长效和保障机制,促进学校层面的组织变革,推动信息化、生态化、规模化、效益化和可持续化,确保产生联动、一体化的需求、目标和效益,引领高等教育信息化走出困境,更加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吴砥.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3-9.

[2]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4):52-58.

[3]张进宝,黄荣怀,吴砥.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内容与结论[J].开放教育研究,2014,4(8):76-84.

[4]张进宝,毕海滨.创新推广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10):51-56.

[5]赵海霞.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推广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0):73-76.

[6]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9-36.

[7]赵海霞.高等教育MOOC的发展路径、战略影响及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7):5-11.

[8]桑新民,刘永贵,等.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about organizational issues of th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n MOOCs wave. Though researching on the process,pattern and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of sterilized interventions,with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s change agent,we developed a series of school-based organizational promotion strategies to remove the block process to cause the harrow,to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to become a powerful bridge of school and teachers &students,to stimulate the subject force of change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benefi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MOOCs;innovation diffusion;teaching informatization;promotion strategy;education benefit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