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近十年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

近十年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2 13:30:09 点击: 推荐访问: 公平 公平公正 公平正义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社会公平是现阶段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自2000年以来关于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表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而对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弱势人群教育等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较少。同时,在研究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以及研究视角多集中在经济学、政策学、教育和社会等问题方面。今后应加强教育公平立法、实践和比较研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转型期;教育公平研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0-0021-02

收稿日期:[HTSS]2010-05-30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科研项目(2010032)

作者简介:赵海燕(1977-),女(侗族),贵州铜仁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公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社会的发展证明,教育是人类社会迈向和平、自由、社会公平和正义必不可少的途径[1]。教育不公平是人类最大的不公平。研究教育公平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引导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公平研究者应担负的责任。笔者通过在CNKI系统内对“教育公平”进行搜索得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从2000年到2009年末,与“教育公平”相关的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共1 226篇(已除去非论文15篇);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得相关文章501篇;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得相关论文116篇;五个数据库中共有1 843篇论文研究了教育公平问题(见表1)。

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现状

1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类别方面

通过对这1 843篇论文的梳理,使用逐一排除法分类,不在前些类别中出现或大部分类别都涉及的论文归入理论及其他栏目,把弱势人群教育包括农村人群、贫困人群、流动儿童教育及学前教育研究单列,具体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十年来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从类别看,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研究成果最多,最少关注的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弱势人群教育、职业教育、少数民族教育(仅40篇,占217%)和远程教育(仅占412%)等公平问题。可见,研究本身存在不均衡。

同时,研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方面研究成果仅为38篇,占研究总量的206%;此外,在介绍外国经验、跨国比较研究方面的成果为94篇,占研究总量的51%,也显偏少。

2研究成果的视角方面

从已有的文献看,研究的视角主要有经济学、政策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和文化学等。

(1)经济学视角。公平最初是经济问题,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教育公平也是经济问题。教育公平是人们接受某种教育的平等机会[2]。这类文章主要探讨教育财政投入与公平、教育投入与效率、教育乱收费、择校生、教师工资待遇、重点学校设置、重点班设置等问题。

(2)政策学视角。教育公平是国家职责,国家应该为所有公民提供公平的公共教育资源和平等的享有权[3]。这类文章主要探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监测体系等问题。

(3)教育学视角。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永远的话题,公平、正义是教育的当然内涵。这类文章从这个视角探讨了教育公平的概念定义、本质内涵、课程、教学、学习和评价等问题。

(4)社会学视角。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始终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业。从这个视角阐明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这类文章运用胡森等的平等观点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研究,涉及到东西部、城乡、贫富、性别、民族差异等问题。

(5)伦理学视角。教育公平是伦理学概念,是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这个视角主要探讨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及道德等的关系问题。这类文章借助安东尼·吉登斯、罗尔斯等学者的公平理论对我国的教育公平进行研究。

(6)法学视角。教育公平是公民的法定权利。这类文章对教育公平概念内涵进行了法学追问,并对教育权利、机会、分配和结果以及对教育质量公平、入学和择校公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4][5][6]。

(7)文化学视角。教育公平是意识问题。这个视角的文章探讨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问题,有些研究者还通过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了教育公平的研究[7]。

二、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建议

从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高峰时期是2005年~2007年这三年,占十年教育公平研究总量的663%,这是与我国提倡社会公平的大背景分不开的。2008、2009年教育公平研究的明显回落也说明教育公平研究已大致成熟并开始走入发展的瓶颈时期。笔者试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教育公平立法研究

政府是公平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者,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是最主要的责任者和保障方。政府在教育立法、教育制度制定、优化教育机构网络、政策实施、教育投入、教育资源分配、建立有效的弱势人群教育资助体系等方面以及在消除教育不公平问题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立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先决条件,国家有责任公平地对待各级各类教育,为各级各类教育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为各级各类教育立法,首先在法律上公平地对待各级各类教育,是教育迈向公平的基础。

2教育公平研究应均衡

(1)教育公平应始于学前教育。教育公平环节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应从接受教育的最初开始,而学前教育正是终身教育的开始阶段,只有确保学前教育的公平,才能做到教育起点的公平,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8]。为此,有学者提到应增加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9]。

(2)教育应向弱势人群倾斜。最需要教育公平的永远是教育中没有得到公平的人们,而弱势人群正是公平最少惠及的。弱势人群是社会的边缘人群,这不是一个数量概念,而是相对主流社会或强势人群来说的。弱势人群很少或没有控制及主宰社会的权力,更少享有或不能享有国家资源,也很少有条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储朝晖(2005)认为,实现教育公平,就应该给弱势人群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

(3)应重视职业教育方面教育公平的研究。公平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对绝对公平的追求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公平应该是能够发展每个人的才能,为每个不同特性的人准备不同的发展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的独特需求。通过拓展多种教育途径,加强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挥所有人的才能,限制学业失败现象的发生和防止大量青少年有被排斥和无前途的感觉是现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1]。

(4)应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和女性教育方面教育公平的研究。我国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同时这也是少数民族自身的权利。接纳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认识多元文化的功能,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和人民生活富有活力的源泉[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教育政策分析2001》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十年,特权群体和无特权群体的教育成果并不一致。贫穷和缺乏教育家庭的孩子、少数民族和有困难的孩子在学习上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妇女受教育的状况有所好转,已与男性达到了同等的水平,但收入仍然比男性低,可见,女性在社会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10]。

(5)教育公平研究应用理论引导实践,从文本走向现实。从宏观方面,要加强教育公平的理论建设;从微观方面,要解决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就是关注教育个体的公平。教育公平研究的目的始终是要解决现实中教育不公平问题,所以,应加强具体措施和策略的研究。

(6)要加强教育公平的比较研究。要引进各国、各地区教育先进经验,进行论证分析,用以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在很多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借鉴和引用它们的教育经验能加快我国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刘成玉,蔡定昆.教育公平:内涵、标准与实现途径[J].教育与经济,2009(3).

[3]李明阳.论教育公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9(1).

[4]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意义分析[J].教育探索,2003(5).

[5]易申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公平理论浅析[J].才智,2008(22).

[6]傅添.法理学视角下的受教育权利分析——论就近入学和择校的可协调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8(4).[7]林秀珠.从文化再生产视角解析中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9(2).

[8]夏靖,庞丽娟,沙莉.立法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台湾地区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9(10).

[9]朱宗顺.教育公平应从重视学前教育开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政策分析2001[R].谢维和,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赵 滨〕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