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2 13:30:09 点击: 推荐访问: 儿童心理 因素 弹性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引言

自从研究中发现儿童、青少年在经历着压力和逆境而呈现不同发展状况的问题以后,有关心理弹性的概念

直受到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尽管对心理弹性的本质至今未有统一的看法,不同学者对心理弹性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见解,但总结大量心理弹性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定义心理弹性的方式: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表现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如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Kathleen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并成功应对的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mer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环境的高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尽管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所有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的大量增加,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日渐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研究者的大量相关研究,但从已有文献看来,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自编问卷或相关的测量工具对留守儿童某些方面的特征进行调查或测量,以了解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但这些研究在研究导向上存在盲点,研究者大多专注于探讨导致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即由亲子分离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留守”是儿童不良发展的风险因素。但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发展尽管存在“风险因素”的影响,但在其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实际上,在留守儿童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有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导致发展困难。申继亮认为,环境和人的发展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留守”只是一种生存状态,并不能直接解释个体发展的差异,在留守环境中,导致不同适应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个体发展的主动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关于心理弹性(Resilience)理论对于研究个体在面临逆境时的积极适应过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李永鑫(2008)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初步探索。虽然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已发展几十年,但国内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方面的实证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自此国内所进行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尤其以社会支持和人格、自我效能感等为代表。

1.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有显著的关联。如:亲密的家庭关系很久以来都被看成是儿童面临困境的时候有良好适应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支持对儿童对抗逆境具有保护性作用;积极的同伴关系也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性因素。

国内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也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骆鹏程(2007)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和主观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然而,虽然主观支持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略高于客观支持与心理弹性的相关,但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李志凯(2009)对儿童心理弹性调查研究和骆鹏程的研究结果一致,并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在其研究中的留守儿童除了部分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极少外,其余都得到了基本的客观社会支持。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大多数人对孩子还是很关心的。他们都能通过各种途径从经济上和精神上给孩子一定的支持。同时,孩子从祖父母、亲戚、同学、邻居等人那里也能得到社会支持。而且研究中的留守儿童对社会支持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感受性。所以,虽然客观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不如主观支持高,但那部分得到极少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往往是低心理弹性者,导致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还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的。也就是说极其低的客观支持导致了留守儿童低心理弹性。客观支持一般或较好不一定会导致留守儿童高心理弹性。同时,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具有最高的预测力也表明,虽然得到了基本的客观支持,也有定的支持感受性,但如果对支持的利用度不够的话,还是会导致心理弹性不高的结果。

2.人格与心理弹性

以往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积极的人格品质呈现正相关,与消极的人格品质呈现负相关。如Block(1996)关于心理弹性和人格关系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人格中良好的交际能力、情绪稳定性、责任心、主动性、自信心、积极的自我肯定、热情、乐观有正相关。

骆鹏程(2007)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对留守儿童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和人格中的大部分人格特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相关,证实了Block的观点。其中和敏感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是负相关,和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聪慧性、轻松性、敢为性是正相关。

此外,研究也表明了心理弹性和人格中聪慧性的正相关,这与Masten(2001)以及Luthar(2003)。关于IQ较高的个体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的研究是一致的。心理弹性和治理智力显著相关。

3.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

般自我效能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因子,能很好地预测心理弹性,并在构建心理弹性量表时将般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弹性的内在保护因素中的维度或者子维度。如Wright&Masten(2005)。列举的与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相关的资源和保护性因子中,儿童的自我悦纳(自信、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是个保护性因子。许书萍(2007)在对上海市吸毒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发展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特质,吸毒人员子女弹性组与非弹性组在自我效能的因子上差异显著。

胡会丽(2009)对留守初中生中高心理弹,性组和低心理弹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高心理弹性组在自我效能的各个因素上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这也证明了,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心理弹性的得分也低。之后对其般自我效能感训练。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有所提高,这表明,通过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来提高心理弹性的实验是有效的,该干预方式可以作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有效形式。

总之,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这些因素的研究仍停留在单独对这些表面因素的单独探讨,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儿童对社会支持的认知或感受是否更为直接地影响了心理弹性?如果影响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方面依旧是个空白。

三、心理弹性作用机制

要想探究心理弹性的结构和特性,仅仅静态地考察个体和环境因素是不够的,还要考察因素间的动态过程。下面简要介绍五个心理弹性模型:人际情境影响模型(general model of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resilience)、心理弹性的社会建构模型(social corsstructlon model of resilience)、心理韧性过程模型(resilience i“process model)和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i"esilience ln actloil)o

1.人际情境影响模型(general model of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这个理论模型认为,人际关系情境塑造了个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关于自身的信念(自我),这些信念导致了个体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行为模式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另外,个体的行为模式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人际关系情境。该模型重视个体对情境的意义建构。也就是图1中的自我部分,而且自我不是一种特质,而是一种动态适应日常生活及外界规范的过程。该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的下面部分是人际情境影响模型具体应用在学生学业表现方面的心理弹性模型,感知到的父母参与(忽视或拒绝)是指学生在家庭里所受的心理方面的对待;感知到的能力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学校中表现出的能力的评价;感知到的自我是指对价值和健康的整体感觉:感知到的与他人的关系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积极结果(心理弹性)和消极结果出现的原因。如果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并会感受到周围良好的人际氛围,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进而获得优秀的学业表现;反之,如果孩子体验到的是冷漠、缺乏交流的心理环境,就会造成学业不良等表现。

2.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和Peerylwl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心理弹性模型。如图2所示:

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具体来说,生物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基因、气质和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人格特点等;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校、教堂、幼儿园、青少年组织、保健/社会公益机构等。

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内部因素内部、外部因素内部也发生着相互作用。虽然图2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大小相等,但如果内部因素缺失或变小,外部因素又能及时补偿的话,也是能够达到平衡,表现出心理弹性的。例如:虽然一个儿童的智力和问题解决技能不算优秀,但如果他的父母、祖父母能提供支持和关爱,他也可能会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

3.心理弹性的社会建构模型(social constructionmodel of resilience)

Ungar提出了一个青少年心理韧性模型,强调自我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同一性建构的重要性,如图3:

青少年心理韧性发展的动力来自两方面,即被接纳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发展的背景包括家庭、其他监护人、同伴和社区、整个社会等,它们对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过滤和限制某些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青少年的同一性建构。如果环境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青少年就会采用积极的自我建构措施,反之就会采用消极的自我建构措施。青少年采取的措施不同,自我建构的结果也就不同,或者是心理韧性自我建构,或者是心理脆弱自我建构。

4.心理弹性过程模型(resilience m processmodel)

心理弹性过程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采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此模型如图4:

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如果保护因素无力抵抗危险生活事件的冲击,那么就会产生系统失调。随着动态平衡的打破,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会出现一种机能重组,并导致下面四种情况中的一种发生:(1)心理韧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3)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态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4)机能不良重组,即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

5.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action)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开始,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理学家专心致力于建构心理韧性模型和开发测量工具。图5就是他们在2003年提出的心理韧性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心理弹性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生潜能。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外部保护因素,也就是图5中所呈现的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如果外部保护因素获得了满足,那么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就得到了满足,进而,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个体特征,也就是图5中的心理韧性特质。这些心理韧性特质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这个模型已经得到了个体毕生发展研究脑科学、以及在健康家庭、成功教育、社区发展、学习型组织、预防等方面研究的证实。

综上所述,前面所述的几个理论模型从自角度出发阐述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这些模型除了系统模型涉及到生物因素外,其它四个模型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在解释心理弹性的时候,模型涉及的因素以及运行机制几乎都是在心理社会水平上。系统模型虽说考虑进了生物因素,但并没有详细分析生物因素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人的存在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人的心理与生物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脱离生物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弹性理论是不全面的。传统上心理弹性研究都是在心理社会水平上开展的,积累的实证资料大多

也是从行为指标上获得的。但如果要更加完整地分析心理弹性的话,就要从生物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等各个层面上综合考虑来建构心理弹性模型。来自遗传学、内分泌学、免疫学、脑电技术等的研究方法对留守心理弹性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未来研究可以采用这些技术生物学技术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从而为心理韧性理论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证资料。

四、对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大多是对现状的描述,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更系统、更多视角的研究。

首先,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作用需要深入发掘。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集中在对不同不利处境下的个体心理弹性的问卷的编制、探索它的保护性因素和影响因素及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人格等的关系上,而讨论其保护性因素对心理弹性的作用以及保护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少,通过对其保护性因素进行训练进而提高心理弹性的干预性研究也极为少见。虽然从已有研究间接地表明了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弹性内在保护性因素的一个重要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理弹性,但是没有研究直接从二者关系入手对此进行验证。

其次,对儿童认知因素与心理弹性研究有待发展。研究者所评定的一个压力或逆境,在当事者比如一个儿童看来未必对其构成压力或逆境。研究发现社会认知对心理弹性具有补偿和调节作用,并且二者有明显的交互作用。KumPfer等认为:对自己的处境、能力的觉知,对情景和他人心理的判断,对压力或逆境的分析,对资源的把握和利用的可行性论证,是作出合理的决策并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心理弹性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认知的变革可以很好地预测心理弹性,减少负性事件的伤害,促成环境适应。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会认知这一研究变量,为探测心理弹性的本质及其机制提供了主题整合的契机与内容侧重。如研究有关留守儿童对他人理论的推断能力(心理理论)与心理弹性关系。

再次,增加对留守儿童实验干预研究。心理弹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相应地,通过干预来帮助人们减少危险和提高心理弹性这两种模式,都能达到发展心理潜能、预防行为障碍、促进良好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目的。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心理弹性还没有形成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它已经在实践应用中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反过来心理弹性理论也在实践的反复检验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不仅是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有着实践意义,也将对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研究新的突破点,有着完善心理弹性理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Masten A s(2001)Ordinary rtlagtc:resilience processes indevelopment.Anmrican Psychologist,56,227-238

[2]Luthar,s s,Cicchetti,D,&Becker,B(200 o]The construct 0f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fines for future workChild Development,71(3),543-562

[3]Kathleen,T,&lanyce,I(2004).Resilience:A historical reviewof the COll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18,3-8

[4] WemeEE(1995)Resilience i11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calSociety,4,81-85

[5]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6,(3):60265

[6]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4):855-858

[7]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466-468

[8]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4):325-327

[9]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440-442

[10]中继亮.武 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13

[11]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Ul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8

[12]Luthar s S.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 synthesis of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 Itl Cicchetti D,Cohen D J(Eds),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Risk,disorder,and adaptationNew York:Wiley.2006:740-795

[13]Risk and protecnve factors R)r urban African-American youthSusan Tinsley Lj Karin M Nussbaum?Mawse H RichardsAm J Conununity Psychol(2007)39:21-35DOI 10.1007/S10464-007-9088-1.

[14]Hamre B K,Pianta R c Early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the trajectory of children’s school outcomes through eighcgrade Child Devdopment,2001,72:625-638

[15]Elder G H,Conger R.D.Children of tile land:AdversiW andSUCCESS in rural America Chicago:UniversiW of Chicago Press2000

[16]Beuard B Resiliency:Wha we have learned.San Francisco:WestEd 2004;Elder&Co ger

[1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一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

[18]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440-442.

[19]Block J,Kremen IQ and Ego-Resiliency: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uons and Separate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2)

[20]I Luthar s s(Ed).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Adaptation;n checontext 0f childhood adversities New York:Cambridge,2003

[21]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1n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227-238

[22]Schunk.D H&Zinmlennan,B.J.(19971 Social ongans of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e Electronic version.EducationalPsychologist, 32(4), 195-208.

[23]Wright M O,&Masten A S.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In: S Goldstein, R B Brooks(Eds.).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Children.Kluwer Acadenfic/Plenum Publishers,2005,pp17 37.

[24]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25]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西南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26]Connell J.P. Spencer M.B.&Aber J.L.(1994).Educa6onal ladskand P, esilience in African-American Youth:Context,Self, Acfon,and Outcomes in School.Child Development,65,493-506.

[27] Mandleco,B.L.&Peery,J.C.(2000).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conceptual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Journal of Child and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13 (3),99-111.

[28]Ungar, M.(2001)The Social Consmlction of Resilience Among“Problem”Youth in Out-of-Home Placemient:A StuofHealth Enhancing Deviance. Child&Youth Care Foram,30(3),137-154.

[29]Richardson, G E.(2002).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8(3),307-321.

[30] Using the Resilience &Youth Development Module (2003).http://wwwested.org/hks.

[31] Haeffel GJ,Grigorenko EL.Con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Exploring risk and resilience.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clinics of NorthAmerica.2007:16(2):435-448,x.

[32] Kumpfer KL.luth B.Parent child transactional Processes Predictiveof P.esilience or vulnerability to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Substance use & nfisuse.2004:39(5):671-698.

[33]Oddgeir Friborg.Dag BarlaugMonica Martinusserglanh.Rosencinge,OdinHjemdal.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fig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2005,14(1):29-42.

[34]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5):658-665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