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多字印的匀和多变

多字印的匀和多变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0-23 10:40:05 点击: 推荐访问: 多变 多字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们将印文中字数较多的印章称为多字印。汉多字印的字数多,笔画多,而印面却小,所以笔画细密,既难以像碾玉印那样精工制作,又不能像将军印那样恣意变化。因此,聪慧的汉人创作出了在匀和中表现出多变的多字印。

我们看看汉多字印的匀和表现。首先,印文占地秩序化。图1的印文三纵四横有序排列12字,占地大致相等。图2的印文四纵三横均匀分布,秩序感更强。图3有行无列,横画匀施。图4有行无列,字距紧,行距松,而且行距匀,字距匀,线距匀,条理清晰。这些是章法方面的秩序安排。其次,还有字法和线条的理性表现。图1和图3横势突出,与隶相通;图2图4竖势明显,类于秦篆。这是就字形扁长来分析的。事实上,四方印都有通隶书类秦篆的成分。通隶书,其篆法尚简,少有绸缪曲屈之笔,“精兵简政”,服从于大局的秩序需要;类于秦篆,其转折温婉和煦,且线条粗细均匀,虬劲内含。章法有序,字法简和,线条均匀,印面均匀和畅,读之,如沐春风。而且春风浩荡。其中蕴藏着细腻温和的多重变化。

图1印文繁简不一,而占地均匀,“水”、“中”自然留红,印面有疏密变化。此外,还有更多不易察觉的自然变化。在四横列中,一三列占地略多,二四列较少。竖着看,从左至右逐行渐宽。单行看,右一行上宽下窄,中一行“水”“黄”大,“中”、“门”小,左一行笔画最多,而占地最少,相比而言最密。“池”、“水”、“赵”斜曲短笔与其他直笔也形成对比。宽窄大小,轻重疏密,这一行行,一字字,一笔笔,层层变化细微而温和,如一层层涟漪荡漾开来。尤其“黄”右脚粘连并形成印面重点,与“水”、“中”之疏朗一道掀起了印面节奏变化的小波澜,而且是来得那么自然生动。

图2印面中的虚实变化不如图1明显,但竖势更突出,横看第一列与第二列右二字以竖为主,余字横画较多,形成横竖对比。印面长直笔画长驱直入,神酣气足,短笔画短缩,拙中有灵动,有长短、整碎、动静的对比。

表面看,图3给人横线满布印面的感觉,细观察,这匀满中富含变化。其一,横笔细而长,竖笔短而粗,长短粗细自然对比。其二,横笔排叠整齐,竖行留红清晰,横竖有对比。其三,三纵行中,中间一行较窄,左右两行较宽,对称中有变化。其四,用朱白双象的方法来看,印文横画排叠如千里阵云,气势宏阔,而“维”、“愿”、“印”等字印底散碎留红如闪烁的星星,灵动可爱,横之整与点之碎形成对比。其五,印底留红的小星点又与“君”、“发”、“完”、“信”中笔画粘连的重点形成朱白大小对比。印面变化多,但多而不乱。这些变化在横势统领下波澜起伏,有节奏的变化合成顺畅优美的韵律,极具音乐之美。

再来看图4。横着看,最下一列字比最上一列字舒展,印面的重心因此上提,精神抖擞。竖着看,行内各字占地不同,在为印面匀和作贡献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随行变化。再往细处看,其转折处较图1多些峻折,如“畏”、“记”、“间”右上角的折笔与圆转笔画形成方圆变化;与图2线条匀称相比,该印线条轻重粗细变化明显。此外,“愿”、“毋”“信”、“事”、“前”、“私”字间的残并也有大小主次的分别。尤其“毋”中残得最重,又处在各残点的中心位置,有领袖群论的作风,堪为印眼。或许是字数更多,包容性更大,所以,虽然该印线条粗细及残点轻重变化较其他三印大些,但其印面仍然有条不紊,和而不同。

如果说这些多字印对秩序的着重追求是因字多而作出的无奈之举,那么秩序带来的匀和则是随机生化的结果,有理性的美。在匀和中表现出的生命的律动更是自然天成,颇有天趣。只是秩序的约束使变化的幅度缩窄,变化温和细腻。同时,也正因文字多,其变化的层次丰富而深入深入印心,深入人心。理性的秩序因有这细腻的感性表现而生气远出,这些丰富多变的印文因有秩序的保障才得以安稳,这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图1左上“赵”、“水”与右下“池”曲笔呼应,有团聚印面的作用。图2凭严谨的秩序竖稳印面。图3通过主势横排叠来统领印面。图4印中“毋”字残点能收聚印面精神。这些技法确实在为印面的团结和谐而努力。不过,多字印的字多,变化多,要想掌控好全局,不能仅仅靠这些努力,更要靠气息畅达。所谓气息畅达,也就是气势连贯,隔行不断。要求作者不刻意追求秩序的严谨,也不尽力表现左冲右突的恣意变化,只要在制作过程中心存秩序,让生命的律动顺着秩序感,顺着流畅的气息无挂无碍地自然流畅,就能做到气息畅达。技术手法在气息运化过程中自然表现,有节奏的律动表现出丰富细腻的变化,匀和在健旺的气息下随机而生。图1和图3印以横势作秩序的主线,气息伴着这条主线迤逦而行,层层深入,气息连贯。图2和图4印以竖势连贯,其间的横竖对比、疏密变化也包容在流畅的竖行气息里。

汉多字印印面小,限制了汉人的创造空间。汉人能“带着镣铐跳舞”已经很了不起了。后来,印人们突破实用的束缚,进入艺术创作的春天。他们使印面大些,形式活些,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多字印。图5是黄牧甫所刻,与图3一样,他也突出横笔排叠,不同的是,印面稍稍大些,可以驰骋的空间也多了,横画间隙可大可小,节奏变化加大。还有斜面和粗笔的运用,更为大胆而新颖。图6是吴昌硕所刻。他采用长方印面,印文仍突出横排叠,“书”、“画”右部竖笔与“涛”左竖呼应,并与横画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印面上部的字间小、留红少,与“石”下大留红在对比中相呼应,节奏变化力度明显大于汉多字印。图7更是新颖。赵之谦将印面拉成“宽银幕”,并加上边框界栏,既增强了秩序感,又添新的意趣。

三位前辈印人在汉多字印匀中求变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新面目,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得创新。今天,我们也要沿着这条路继往开来……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