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论文】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论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5 13:00:08 点击: 推荐访问: 农业经济 品牌农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思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论文】

 随着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目前三明市以小农经济特征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竞争一些没有条件外出打工就业能力差的农民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特征不明显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型经营方式不敏感不主动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摘要]该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三明市农业经济发展现 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推动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 行性策略,以期为三明市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 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三明市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 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高质量发展 是我国经济在 30 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 环境瓶颈,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选择,是实现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前提。而农业作 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推进高质量发展更是形势所需。

 1 新时代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在我国发展迈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三明市顺势而为,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品牌、效益等建设稳步 提高。品牌农业亮点纷呈,泰宁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

  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列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 建试点县;7 个农产品获福建名牌产品称号;三种业、旺穗 种业被认定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乐万芳园林和尤溪沈郎 油茶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智慧农业成效显著, 新增宁化、大田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启动尤溪现代 农业智慧园建设,新培育 11 家省、市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 用示范企业,带动 52 家企业(基地)应用了农业物联网技 术。生态农业进展顺利,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完成规模 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116 家;清理整治网箱 2282 个、12.4 万 m2;尤溪县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沙县国营综合农场获得农业部授予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 地”称号。

 2 新时代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给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然而 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是面临规模挑战。随着农业技术日新月 异的变革,目前三明市以小农经济特征的传统农业耕作方 式、经营方式等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竞争,一些没有条件外出 打工、就业能力差的农民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生产的农产品 商品化特征不明显,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型经营方式不敏 感、不主动。二是面临素质挑战。当前全市农村主要劳动力

  多是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知识普遍不高,农业管 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三是面临需求挑战。随着经济生活 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是“果腹”,而是向 营养健康过渡,同时,农业的多功能性也得到拓展,例如观 光、休闲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农业经营面对新时代发展 需求应对缓慢。四是面临科技挑战。一方面是农业基础设施 薄弱,高标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农业技术研发落后,不 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五是面临资源挑战。长 期以来,广大农民在水、土地资源管理,农药、化肥、农业 废弃物使用方面随意性大,提高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率和 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标准化程度任务重。

 3 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策略

 新的起点召唤使命与担当,伟大目标凝聚信心和力量。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应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农业经济实现 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推动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3.1 创新农业业态,提高“三值”

 3.1.1 提高绿色值,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重点是落实“三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 食品。一是在源头预防上“严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生产,强化投入品使用管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实 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技术指导、宣传引导,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村入户,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二是 在管理过程中“严监测”。加强绿色防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程控制技术研究,推广研发快速、精准、便捷的农产品质 量安全监测评估技术和仪器设备。三是末端治理上“严追 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 量安全追溯与“三品一标”认证、农业项目安排、农产品品 牌评定等挂钩。

 3.1.2 提高环保值,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要破解“资源红线”与“环境黄牌”的双重制约, 只有“三管齐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支持保护。

 逐步由“黄箱补贴”转为“绿箱补贴”,在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农民直接收入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刚性严控。

 严格划定农业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和用途管制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

  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刚 性约束。三是修复治理。大力推进农业生态治理、保护和修 复,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3.1.3 提高附加值,增添农业产品文化创意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在未来 市场大受青睐。一是着眼于创意发掘。发掘农耕文化和乡村 文化,提高农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让农产 品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二是着眼于创 意延伸。积极发展市民农园、休闲农庄、景观农业、公园农 业。三是着眼于创意结合。开发农业养生度假、科学普及、 环保教育等多种功能,实现文化艺术与农业技术、农副产品 和农耕活动有机结合。

 3.2 培植新兴动能,推进“三化”

 3.2.1 推进科技化,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着眼长远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新时代农 业建设。一是积极提高农业科技资金应用率。加大农产品质 量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使农业科研、农业教育、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三者形成合力,有效提高农业科技资金 的应用效率。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强农科 教结合,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 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三是积极加大农业科技资源利用 率。不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对农村实用人才 进行相关科技知识培训,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流 动。

 3.2.2 推进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 选择。一是做大一批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立足于区位优势, 做大一批高标准的农业作物、畜禽养殖等大型原料生产基 地,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二是做强一批本土 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购并重组、改制上 市等形式,做强一批产品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三 是建立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资源优势,建立一批与农 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农产品产销衔 接、农超(批)对接,为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2.3 推进品牌化,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

  依托三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生态优势,打造知名农产 品品牌。一是共打品牌。在创建品牌的同时,推动农产品生 产的新型经营主体以联营、联合、特许经营等形式共打品牌。

 二是整合品牌。鼓励和引导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产权 (股权)重组的方式进行整合品牌,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 价值。三是推介品牌。通过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产品营 销大赛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介三明市农产品品牌, 扩大受众群体,提高知名度。

 3.3 延伸产业链条,注重“三性”

 3.3.1 注重特色性,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

 从三明市资源禀赋出发,发展各种特色农产品生产,把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明确 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品种 结构,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生产布局。二是加强 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引导企业增强协同发展意识,在基地 建设、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等环节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联合创建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特色品牌。三是加强特 色农产品保护力度。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行业商会,逐步 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品牌准入、违规处罚等行业管理规则,

  切实加大名优特色产品的保护力度。

 3.3.2 注重适销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一是加强科 学统筹。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的前提下,扩大市场紧缺、潜在需求大的农产品生产,满足 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二是促进优化升级。发挥好区 域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结构更加合理、 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提升智慧农业。建立 健全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从供给、 生产端入手,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让“互联网+农业”成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良方。

 3.3.3 注重市场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良好的市场保障才能使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 推动产销协同发展。推动农业企业积极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组 织,进一步加强产品产销渠道辐射能力,以一体化方式实现 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二是加大销售方式创新。大力推广电 子商务背景下的新型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降低农产品流通 成本。三是引导示范带动发展。积极引进信誉好、实力强的

  国际和国内品牌企业,通过规范经营和专业的经验带动整体 农业产品产销链条运转。

 参考文献:

 [1]陈锡文.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农业新难题[J].农业经济 问题,2016(3):4-10.

 [2]常丽锋.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农业与 技术,2017,37(3):163-164.

 [3]李文军,张芳.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农业转型的思考[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4):1-6.

 [4]成康康.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实证 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9):141-143.

 [5]杨尚勤,何予平,王茂林.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 三 : 推 进 农 村 三 产 融 合 异 军 突 起 [J]. 农 村 工 作 通 讯,2017(6):22-24.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