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4 19:50:09 点击: 推荐访问: 发展 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培养人意见 发展党员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摊子大、底子薄,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初步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国分类号】G7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这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硬件条件、资金投入等已不再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认真分析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改善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从而更好的配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一、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职业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1)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硬件设施陈旧。

1996年,国家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11.53% ,2002年下降到6.35%。这种缺欠的后果是“九五”期末和“十五”期初,我国职业教育较大幅度的后退。由于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设施不足,设备陈旧,绝大多数学校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尤其是职业教育,它不同于基础教育,只需要一只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职业教育除了理论教学之外,更需要一定的实践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办学经费相对不足,实训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工位不足、缺乏器材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些设备不能满足学生高强度的技能训练,使实习效果大大折扣。这一现状是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1]。

2)双师型教师匮乏。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它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所学习的课程

应该与一线生产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管理经验,并且懂得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双师型”教师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的一大“瓶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数在2005年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80%”。但是我国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远远低于这一数据。和风英等人通过走访云南省10所职业院校调查发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6.78%,占专业课教师的35.15%。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为29:1,其中普通中专学校高达31.4:1;2010年生师比更高,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18:1[2]。

3)缺乏特色教材,课程内容陈旧。

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与设置课程,并编写校本教材,能够快速跟随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我国职业教育现有的教材存在版本太多、太滥、结构相对滞后,教材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且内容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速度[3]。

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严重不符。虽然有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少量的实习环节,但是由于受实习设备、实习条件及实习经费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做到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4]。

4)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不够紧密。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内部体系之间是割裂的,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链接,阻断了职业院校毕业生晋升的门路。我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只有5%,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出路没有普通高中学生出路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只能选择高考成绩处于“低分段”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影响了职业技能的培训效果[5]。

三、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采取多种举措,解决经费难题

一方面,积极呼吁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广泛引进社会资金,以改善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实习设备。另一方面,引进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影子价格”来影响学校的效益,“影子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声誉和实力、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和其他办学条件,当前的职业教育市场是买方市场,学生可以根据“影子价格”选择合适的学校,职业学校也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影子价格”来吸引更多学生。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展“企业联盟”、“订单培养”及“校企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形成从就学、培训、就业、管理和服务一条龙式劳务输出链,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迎合了企业发展的需要,解决了“用工荒”的难题,另一方面学校能从这种模式中获得了一定的培养经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2)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对教师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是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把“系统理论知识”改造成“系统的应用知识”;不但具备较强的工程思维能力,还要能将项目、任务进行筹划、实施、协调、评价;不但要懂“教育”,更要了解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特点及学习规律。为了确保职业院校的教师尽量满足上述条件,必须对教师进行专门的系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教师的个人收入应与技能挂钩,以刺激教师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其次,师资的引进要突出能力指标,而不能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和年龄等指标僵化住,尽量引进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打破教师聘任的终身制,教师应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动向,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发挥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影响力,勇于担当起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导师制,由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6]。

3)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

由于职业院校生源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其课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与实践为主导的课程形式。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树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就理念,根据社会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职业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能力培训、知识传授、素质培养的协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知识的积累,而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强化知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上手快,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形势的变化,技术的更新,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自我学习时,可能落在别人后面,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应灌输“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观[7]。

4)加强不同层次职业院校的沟通与交流,拓宽毕业生升学门路。

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应加强交流和沟通,通过成立职业学会或教育联盟的形式展开教育资源共享、双师型教师培训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又有利于系统培养目标的制订。通过这在沟通与交流,也可以在现有招生制度框架下,灵活的利用国家现有政策,如:“3+2”模式、“2+3”模式、“对口升学”模式、“直通车”模式,在一定程度能帮助中职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8]

结论: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中国经济的调整和转型,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职业教育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作者简介:苑振涛男1983年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助教,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高职本科)教师,主要从事方向为焊接工艺与设备研究。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

究,2012(2).

[2]刘海君.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3]王军伟.“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之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2004.

[4] 杨黎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

坛,2006(9).

[5]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出版社,2008.

[6].孙燕.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动力和能力[J].现代教育,2009(6)

[7]王珏.浅析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领域的困惑[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0).

[8]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议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0,(2)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